市田家炳中学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引向深入,根据中央要求,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一书。
《纲要》共21章、99目、200条,近15万字,是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学习材料,是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助读物。
全书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一主题,以“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核心内容和主要依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目前,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6月9日起,《纲要》开始在全国发行。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等基本问题,对各个方面都做出了新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如何进一步学习贯彻这一思想?如何更好地用它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根据党中央的要求,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这本《学习纲要》,对这一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由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6月13日下午,上海首发暨赠书仪式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举行,这是《纲要》在全国出版发行以来举办的首场宣传活动。
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纲要》,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重要讲话、报告和文章、批示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在查阅了上千万字各种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了全面系统阐述。
那么,这本《纲要》的主体部分又是如何全面系统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呢?
专家介绍,《纲要》主体部分的第三章到第八章讲解的是基础理论部分,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奋斗目标、战略安排、领导力量、根本动力和本质要求,第九章到第十三章阐释的则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四章到第十八章阐释的是条件性、保障性的理论内容,包括总体国家安全观,国防建设和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党建等,这些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
专家认为,《纲要》中第三章和第十二章集中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也是当前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点所在。
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专家认为,学好《纲要》中第六、第十八章关于坚持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论述意义重大。
专家强调,《纲要》中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和坚定“四个自信”,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各方面各环节,要把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明确的政治准则和根本的政治要求。同时,要全面从严治党。
《纲要》不仅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作了深刻阐释,对其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专门在第十九章中加以论述。
通过学习《纲要》,人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更加深刻,理解把握更加准确,这一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键在于要学懂弄通做实。其中懂是前提,通是贯通,要领悟其核心要义,理解其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其理论、历史和实践逻辑。学懂弄通了,还要在做实上下功夫,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划重点!这本《学习纲要》该怎么学?
近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一个重要通知,这个通知是关于一份重要的学习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学习纲要》),里面有啥干货,我们一起学习。
为啥学?
2017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中就写到:组织编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翻阅过去资料,在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时,党中央都印发了学习纲要,所以这也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
当然,传统是一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所以无论大家是做什么工作的,学习好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中央通知中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性有了概括,有以下五点:
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三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正如习近平所讲的:“没有正确方向,不仅学不到有益的知识,还很容易被一些天花乱坠、脱离实际甚至荒唐可笑、极其错误的东西所迷惑、所俘虏。”
学点啥?
翻开《学习纲要》,共分为21章、99目、200条,近15万字,由绪论、主体部分、结语组成。我们从目录中可以看到纲要的篇章结构,《学习纲要》通篇贯穿着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也在目录上做了标记,可以一起先看一下。
首先看绪论,讲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在新时代中孕育而生,又反过来指导新实践的,其核心内容就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从第一到第十九章,虽然没有和“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一一对应,但仔细研读分析发现,纲要的十九章内容是涵盖了“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我们可以从三个大层次来把握:
一是核心元命题,主要是指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等,分别对应《学习纲要》的第一、二章和第十九章。
第一章关键词是“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第二章关键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国发展和进步的“根本方向”。
第十九章强调,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党员干部的看家本领,是我们的能力建设。其中,实事求是、科学思维能力、问题导向、重视调研等内容是习近平一直强调的。
二是重要的基本理论命题,对应《学习纲要》的第三到第八章,分别介绍了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奋斗目标、战略安排、领导力量、根本动力、本质要求,既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遵循,又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三是属于基本方略的具体理论命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条件保障两大类。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分别对应《学习纲要》的第九到第十三章,分别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的总体布局,它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明确了努力的领域和方向。
条件保障分别对应《学习纲要》的第十四到第十八章,又分别是基本理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等诸多方面的具体展开。
各个篇章的行文风格更加通俗易读,讲到统战工作如何交朋友时,就说到“不能做快餐,而是要做佛跳墙这样的功夫菜”。讲到供给侧改革时,使用了“出境购物”“‘海淘’购物”等年轻人熟悉的新词。
《学习纲要》也不回避一些敏感问题,比如“党大还是法大”、“权大还是法大”的问题,都一一进行了回应。对于逆全球化的保护主义,举的例子生动形象:“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
怎么学?
中央通知指出,要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多思多想、学深悟透,系统全面、融会贯通,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
《学习纲要》最后的结语,在中央要求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也更好理解,三个字:懂、通、实。
“懂”是前提。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每一点都领会深、领会透,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通”是贯通。这里要把握4个贯通:
一是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贯通起来;
二是同学习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贯通起来;
三是同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贯通起来;
四是同落实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贯通起来,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
“实”是落脚点。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需求导向,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用所学解决三类问题: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
《学习纲要》还特别提到了两类人:一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特别是高级干部,在学习上要以上率下。二是国家的未来——青年,要引导他们的信仰、信念、信心,要引导他们的立场、观点、方法,要引导他们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