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每年的11月9日是“世界消防日”, 在这个风干物燥,火灾多发的季节,为了增强全民消防意识,使“119”深入人心, 1992年起,公安部这一天定为全国的“消防宣传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为“防范火灾风险,建设美好家园”。
火,带给我们光明,赋予我们温暖,但火灾也曾夺去了无数的生命,留下了累累伤痕。大火曾用血淋淋的数字和惨痛的代价,给我们敲响了安全防范的警钟,身处人员密集的校园中的我们,应从平常的学习、生活细节入手,注意消防安全,防范消防事故的发生,提高防火意识和自救技能。在此,向大家提以下几点要求与建议:
1. 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以及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校园。不允许携带任何刀具等危险品。为你我共同的安全,任何安全隐患一发现,一定要第一时间上报班主任或者政教处处理。
2. 自觉爱护校园内的各种消防设施,如教室、宿舍走廊的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是扑救火灾的重要工具,必须处于“常备不懈”的状态。因此,同学们平时不要随意玩弄、挪用消防器材,或将其改变用途,如果发现损坏消防设备的行为,应立即上前制止或报告老师。
3. 要了解和熟悉环境。当你走进商场、宾馆、酒楼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安全出口、逃生线路、灭火器的位置,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疏散和灭火。
4. 要利用标志引导脱险,迅速撤离。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被火围困时,要立即利用“安全出口”、“安全通道”、“火警电话”和逃生方向箭头等标志,从通道安全、迅速撤离。
5. 重视平时的每一次消防及疏散演练,遇事镇定。要提倡利人利己。遇到不顾他人死活的行为和前拥后挤现象,要坚决制止。只有有序地迅速撤离,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6. 要保护呼吸系统。逃生时可用湿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将口鼻捂严,否则会有中毒和被热空气灼伤呼吸系统窒息致死的危险。
7. 有的同学到运动场上体育课时,由于疏忽忘了随手关掉电源,教室空荡荡的,电灯、风扇、空调仍然开着,存在消防隐患,因此同学们在今后要养成随手关电源的好习惯。尤其是私接电线,乱接接线板,偷偷在教室给暖手袋、手机充电、使用明火等行为要绝对制止。
8. 掌握一定的消防安全常识,如遇到火警应立刻逃到安全的地方,然后拨打119报警。
关于消防安全的常识还有很多,请大家利用课余时间,登陆“中国消防网”等相关网站,了解更多的消防安全知识。同时,为了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安全,国家明令禁止学校、机关和其他社会团体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灭火。同学们还普遍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和经验,遇到紧急情况,往往处理不当,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如发现火灾,最重要的是尽快脱离危险,撤离火场。这样做既可以保证自身安全,也为消防官兵灭火提供了方便,使他们可以集中精力灭火。从这一点来看,保护自身安全也是为灭火工作做出了贡献。
同学们,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宝贵?毫无疑问,是人的生命!每个人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都是幸运的。短短的一生,只要生命不息,都可以尽情享受,新鲜的空气、温暖的阳光,享受到亲人的关爱、老师的呵护,享受到日新月异的生活,憧憬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希望。
让我们携起手来,更加关爱生命,更加关注消防安全,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平安幸福而共同努力吧!为生命护航,扬安全之帆!
2019年11月4日
李陈红




